容城县 - 基本信息
容城县 - 自然资源
工业以灯泡、玻璃、拉链、电子、五金、农机制造为重点。乡镇企业以从事服装加工业为主。
农业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、芝麻、产瓜果,饲养猪、羊、禽、养殖淡水鱼等。有中学13所,职业中学1所。
境内有上坡、南阳、晾马台三大古遗址,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其中上坡遗址的发现把保定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年。有北后台烈士陵园,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,馆内立有狼牙山五壮士容城籍战士胡德林、胡福材烈士的纪念碑。元代大学者刘因、明朝名臣杨继盛、清代大儒孙奇逢被后人尊为“容城三贤”。
容城县 - 地质地貌
地质--基底构造属于牛驼镇凸起的西南部分,为地震比较活跃区,裂度7度,但境内基底层未见断裂。
第四纪上厚约400-500米。地表以下18-147米,是亚沙土、亚粘土及沙层;地表以下254-430米,是粘土、亚粘土及沙层。以上诸土、沙层的水平构造,呈由西北而东南方向的不连续性条带状分布。从剖面看,土层和沙层的连续性也差。县境北部沙层厚达70米,南部在50米以下。
全境有多处古河道,多西北--东南走向,东南部有大片低洼地。受洪水冲积影响,形成了三条缓岗格状隆起,同时形成了大小不等的10个低洼区。即大碱厂、鸭子圈、龙王跑、天约河、大麦洼、午方洼、胡村洼、大河洼、李郎洼、郭村洼。 10大洼地共计 117000亩,占全县总面积 33.8%。其中龙王跑面积最大,约25000亩,李郎洼较小,约7000亩。
容城县 - 历史沿革
古县由来
容城之名始见于汉代。据《容城县志》记载,汉景帝中元三年(前147)以匈奴降王徐卢封容城侯,是为容城侯国。据《容城县志》记载:“汉封降王有容氏于此,置容城县。”容城一名的由来,盖从“有容氏”与“成侯国”各取一字衍变而来,后来“成”渐变为“城”)。又据传说:道家始袓名叫容成子,道号易家,他曾脚踏龟背,观日月星象,受龟纹启示,绘成阴阳道纹。后周丞相姜子牙在此基础上绘成八卦。文王演《易》后,感容成子之功,追封容成子后代。封号称“易家”。封地之内,不纳税赋,不服徭役。后秦皇“焚书坑儒”,此地渐渐荒芜。后代感念始袓恩德,此地改叫容成子,后衍变为容城。建置变迁
汉封降王有容氏于此,始置容城县。后频繁封侯建国至东汉末年。晋时重置容城县。北齐废之,入范阳县。隋为遒县地。唐武德五年(622)县境内置北义州,贞观元年(627)载撤。武周圣历二年(699),契丹入侵,容城军民奋起抵抗,得以保全,因而赐名全忠县。唐神龙二年(706)复名遒县,唐天宝元年(742)恢复容城县。大历二年(767),容城属雄州。五代时容城属契丹易州。后周世宗收复容城南境,移县治于雄州城内。契丹于拒马河以北侨置容城县。自此南北容城并存。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,南容城属雄州。金灭辽、宋,南北容城归一。金大定六年(1166)析容城北境及相邻县之一部置定兴县。金承安四年(1199)析容城南境及相邻县之一部置渥城县,属安州。金大安元年(1209)割容城属安州。后仍属雄州。蒙古太宗十一年(1239),容城属顺天路雄州。至元四年(1267)废渥城县并入容城。至元二十三年(1286)属保定路雄州。
明初雄州改县,废容城入雄县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,复置容城县,属京师保定府。景泰二年(1451),县治由古城(今城子村)迁往现址。明朝容城辖境,约为东西40里,南北30里。除现在容城全境,还有白沟镇南部分,雄县西部部分村庄。编为6个里社。清属直隶省保定府。1913年属范阳道。1928年直隶河北省。抗日战争时期,冀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后,根据抗战的需要,先后与邻县设置联合县。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,也曾一度划分为容定(兴)县和容新(安)县。1949年初恢复原建制。1949年属保定专区。1958年划归徐水县。1962年恢复容城县,辖城关、贾光、野桥、南张、小里、东牛、八于、晾马台、平王、张市10个公社。1994年保定地、市合并为保定市,属保定市。
县城古今
据《畿辅通志》记载:自西汉始建容城县起,至元代,容城县县治一直在城子村。唐初曾地此置北义州。城回七里,为土城。明景泰二年(1451)迁今城址。岁久坍塌。明景泰、成化年间曾重修。并命名西门为迎恩门,北门为镇朔门,南门为景阳门。隆庆二年(1568年),奉文增高二尺,加厚三尺,壕池阔三丈五尺,深一丈五尺。隆庆三年(1569年),于三门外各置木桥一座。万历时始建城楼。据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《容城县志》载:“城周围三里一十五步,高二丈,下阔一丈六尺,上阔八尺,池深六尺,阔一丈二尺。”根据县志所载县城图看,容城县城只有南、西、北三门,无东门。东门处修一文昌阁。城内有两条大街,即一条南北
大街和一条西大街。两街相接处,清初曾建有一木质牌楼。纪念明朝兵部员外郎杨继盛,牌楼雕梁画柱,横匾书“匡国之臣”。南北大街南头多商铺。
县衙在县城正中略偏西,建有大门和仪门,仪门两侧有小门,大堂三间,二堂三间,东西有吏书房各6间。城内东北有忠愍祠和文庙,西南有静修祠和征君祠,西北有宁国寺、城隍庙和养济院,县衙西侧有关帝庙。共有各类祠堂寺庙11处,分布于各个街道。
新中国成立后,1954年以石灰、砂石铺平了各主要街道。1968年县城内主要街道先后建成柏油路。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,城镇建设日新月异。1985年古城路拓宽为24米。路旁新建了人民银行、邮电、新华书店等大楼,同时新建了东城根的新容市场,南北长568米,东西宽27米,路面宽12米,占地面积15858平方米,建筑面积14367平方米,全部为二层楼,从此容城县城有了新兴的市场街道。
县城街道建设步伐加快。1987年开通板正南大街,1990年建成开通板正北大街、豪丹路和罗萨大街,1996年为连接保津高速公路,拓宽了奥威路。金台西路和正义路也进行了拓宽和重修。2001年招商修建金台东路和金容南街的商贸大街后,商业、餐饮、娱乐、文化融为一体,大大提升了容城县城城容城貌的档次。随着县城街道的建设,一片片生活小区也相继建成,如金苑小区、南苑小区、交通小区、双乾小区、鑫园小区、城建小区、心安小区等。特别是2003年后相继建成的新容花园小区,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,并附设新容文化广场,是县城建筑面积最大,入住户数最多、功能最完善的小区。极大的改善了县城居民的居住环境。
县城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不足1平方公里发展到21世纪初的6.5平方公里。县城街道形成五横,即奥威路、和平路、金台路、团结路、豪丹路;八纵,即冿海大街、平安大街、罗萨大街、板正大街、永贵大街、澳森大街、大水大街。道路交通畅通发达。城区的绿化、供水、排水、垃圾处理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相应配套。居民生活更加舒适,出行更加便利。县城已建成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镇。
容城县 - 地名命名特征
从容城上坡新石器时期的磁山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,可证明在给7000年以前,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,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古村落。从古至今,地名命名类型多样。即反映了地理风貌,又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。
以姓氏命名 据调查统计这类型有40个,而且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大部分形成于明代初年,应该和明初移民有关。分布于全县。以外来初称定名。有的是以某一姓氏的家族命名,如:谷家庄、马家庄、高家庄等;有的是以某个姓氏命名村或庄,如王村、胡村、师庄等;有的村则由两姓组合而成,如陈杨庄、苏李庄等;有的则以园子、果园命名,如许家园、王果庄等;还有一种是姓氏加通名营,建村时应为军营所在地,如:王家营、李家营等有的则是围绕一个人或一个集市命名,如:李郎、张市等
以所在方位命名 相对县城的方位命名,如城内、东关、南关、北关、西关、北城、后营、午方北庄、午方西庄、午方东庄;有的是围绕一个原有的村庄命名,如仇小王、高小王、李小王都是围绕平王命名。 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 以运粮河堤命名,如大楼堤、小楼堤;以一块高台命名,如南后台、北后台;以古河道命名,如大河、沙河、罗河、河西、东河村、西河村、南河照、北河照等。
以文物古迹命名 晾马台,据传北宋初,宋将杨延昭在此驻军抗辽,修筑高台晾马,即瞭望辽国的军马,后人在此建村,即称晾马台;古贤村,战国时燕恒侯曾在此建都,称“临易”。汉时在此置易县,故此地称古县,后演变为古贤;大白塔,因宋代此处建有一座白塔,建村后即以白塔为名;城子村,因自西汉容城置县始,直到明代中叶,此地一直为容城县城故址,县城搬迁后,此地成村落,即名城子。以古石桥命名的有东野桥、西野桥、野桥营、小野桥;
以古代人物命名 南剧、北剧,据《容城县志》记载:“周剧辛墓,地县东二十五里,剧村居人掘地见墓志一通,志名年代俱载”。后人以剧辛之姓名村,含有纪念之意;南王昝、北王昝,据传古代因有一位叫王昝的大将战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,至于大将王昝的确切年代已难以考证了;昝村,曾为古易京城故址。东汉末袁绍在此大败公孙瓒,公孙瓒自焚而死,后人怀念公孙瓒,以其名为瓒村,后写为昝村。
以神话传说命名 黑龙口,古时此处是萍河下游的渡口,传说水中有一条黑龙,村民在此定居,修建一座龙王庙祠神龙,遂命名村名为黑龙口;白龙,据传明代以前,距该村不远有一小村,因洪水泛滥,村庄被冲毁。当时洪水汹涌,白浪滚滚,有些目睹者认为村庄让一条白龙卷走,有“白龙卷村”一说,后逃生者迁现址定居,而命名白龙村;东牛、西牛,据传北宋将领杨延昭驻扎边防,曾与辽军在此地作战,摆下东西两个火牛阵,人们在此定居后,即以火牛阵的传说命名村庄。
以某种寓意命名 如1941年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政权,为了便于领导和保守秘密,将附马庄、夏庄、新庄窠三个村合并为一个村,因当时人心向党,崇信前途光明,遂取村名为崇明庄;猛进庄、复兴庄均为1941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,工作面貌一新,合并原来村庄后命名。
据对全县各村的考证统计:建于汉代以前的12个;隋唐时期的9个;宋代的20个;元代的10个;明代的55个;清代的19个;抗日时期和解放后建的5个;年代无考的2个。
容城县 - 行政区划
容城镇 镇政府驻上坡村。面积75.9平方千米,人口6.36万。辖24个村委会:上坡、沟西、后营、城内、东关、南关、西关、北关、东庄、南庄、西庄、东牛、北城、白龙、王果庄、大楼堤、小楼堤、小白塔、马家庄、谷家庄、午方东庄、午方南庄、午方西庄、午方北庄。
南张镇 镇政府驻南张村。面积53.8平方千米,人口4.42万。辖13个村委会:南张、北张、沙河、西牛、段庄、李茂、沙河营、野桥营、小野桥、西野桥、东野桥、苏李庄、小北张。
小里镇 镇政府驻西小里村。面积35平方千米,人口2.55万。辖10个村委会:西小里、东小里、新庄窠、河北庄、黑龙口、西牛营、胜利庄、许家园、王村、师庄。
大河镇 镇政府驻大河村。面积32平方千米,人口2.29万。辖15个村委会:大河、王路、西里、东里、张市、留村、胡村、北郑、南郑、西孙、东孙、河西、南文营、南文、罗河。
平王乡 乡政府驻平王村。面积30.5平方千米,人口2.30万。辖14个村委会:平王、赵村、羊定、古贤、李郎、郭村、留通、昝村、沙窝、大先王、小先王、高小王、李小王。
贾光乡 乡政府驻贾光村。面积23.8平方千米,人口2.42万。辖13个村委会:贾光、沟市、城子、西四庄、东四庄、张楚营、西张楚、东张楚、高家庄、刘家庄、王家庄、南后台、北后台。
晾马台乡 乡政府驻王家营村。面积33.8平方千米,人口2.25万。辖18个村委会:王家营、刘合庄、北王昝、南王昝、东王庄、西北阳、东北阳、复兴庄、崇明庄、猛通庄、晾马台、北剧、南剧、南阳、辛庄、张庄、东李家营、西李家营。
容城县 - 投资环境
容城县共有服装生产企业3000多家,其中成规模的400余家,从业人员5万多人,年产西服、衬衫、针织、童装、羽绒等服装制品1.5亿件(套),年实现产值32.59亿元。容城对外联络广泛,经济外向度较高。全县共有外资企业29家,累计引进外资1180万美元;服装出口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国外兴建办事处32个; 2002年,全年外贸出口创汇4600万美元,人均出口创汇184美元,经济外向度50%,均为保定市第一位。
容城县 - 文物遗存
上坡遗址
位于容城县城南上坡村南的台地上。为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。遗址为长方形,南北长100米,东西宽20米,面积约2000平方米。1981年4月至1982年5月,省、地、县文物工作者对上坡遗址进行了发掘,发掘面积988平方米,文化层堆积一般在1~3米左右,共分四层,从上至下依次为磁山文化、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、商文化。出土文物有陶器、石器和骨器500多件。磁山文化层出土有陶盂、支架、磨盘、磨棒等。器物形制和组合特征均与磁山文化遗址相同;仰韶文化层出土有彩陶钵和双耳褐陶罐;龙山文化层中出土有折腹盆、篮纹陶罐和双耳罐;商代文化层陶器有鬲、簋、豆、盆、纺轮、网坠等。骨器有骨锥、刀、匕和鹿角锤。石器有刀、镰、斧、凿、杵、磨盘、磨棒等。此外还发现了商代晚期的2座房址和83个灰坑。房址为长方形,有门口、门槛、顶柱(仅存柱洞)以及门口外的排水设施,房内门口均有做饭用的灶,并有烟囱通往室外,这些遗迹揭示了3000年前商民居住和生活的背景。上坡遗址的发掘,把磁山文化的分布范围由豫北冀南扩大到保定以北地区,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考古价值。该遗址也是保定地区首次发现的磁山文化层。1982年7月,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。晾马台遗址
位于容城县城东17公里的晾马台乡晾马台村。为商、周时代遗址,周围地势平坦,遗址为一长方形台地,东西长150米,南北宽100米,面积15000平方米。高出地表2~4米,文化层厚2~3米。1977年,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该遗址。199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在晾马台村进行了考古调查,发现暴露的灰坑遗迹和遗物,其中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,纹饰为粗绳纹,可辨器物有罐、鬲、豆等,还有牛、羊、猪,鹿等动物骨骼、鹿角。较完整的器物有燕式筒状两件麻光球型盖豆两件、陶罐一件、鱼梭标、蚌刀各一件。1958年曾出土“燕侯职”铜戈,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。属于商文化的文物有绳纹陶鬲、鹿角鱼梭和双孔蚌刀等,属于周文化的遗物有陶鬲等。目前尚未进行考古发掘。台上现有古柏7株,其中一棵较大者,高10米以上,粗细三人合抱不拢。1982年7月,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南阳遗址
位于容城县城东14公里的南阳村南200米处,其西、南、东三面均有古河道,遗址东西长600米,南北宽700米,总面积42万平方米,文化层0.3~1米。1981年春,容城县文化局在晾马台乡考古调查,在此征集到曾出土的铜鼎、铜壶、陶钵、陶罐。此外,这里还出土铜镞、陶鼎、豆、燕国刀币等。在该处遗址范围内,近20年已征集到刻有铭文的“西宫”铜壶、“左征”铜壶盖、“燕王职”铜戈、内有“易市”字样的陶文等一批重要文物。这些器物都具有燕文化风格,其地理位置也与史书中所记载的燕国都城“临易”相近,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。由于遗址尚未进行考古发掘,无法确定文化层的详细情况。2006年5月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东牛遗址
位于容城县城关镇东牛村。遗址面积3万平方米,东西宽100米,南北长300米。从出土的彩陶钵和红陶罐陶片分析,应为新石器晚期(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)遗址。1997年9月,省文物研究所对此遗址进行了部分发掘,发掘面积225平方米。出土了大量的彩陶钵片,红陶罐陶片,资料全部由省文物研究所保存。现在遗址的南面、东南建起了民房。1987年8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白龙遗址 位于容城县城关镇白龙村西500米处,东西宽200米,南北长200米,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。遗址地势比较高,四周均为耕地。1985年11月6日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。1986年11月5日,北京大学历史系、省文物研究所等试掘发现一处窖穴(灰坑),编号为土路东H1,椭圆形,南北宽3.6米、东西长2.8米,深0.55米,圆底,灰坑北侧被一条沟破坏。灰坑内有灶,灶底处有3块不成表的红烧土。灰坑东南有一深0.12米、直径0.2米的柱洞,柱洞东侧露出一件早商残尖足陶鬲。以上情况表明,H1 是一处早商时期居住址。1987年8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午方遗址
位于容城县城南1.5公里的午方村西。遗址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,比周围耕地高出3米。现为耕地,保护完好。1982年和1997年省文物研究所两次试掘。发现此遗址文化层厚0.5~2米,可分为三个文化层,即仰韶文化层、龙山文化层和商周文化层。仰韶文化层出土器物有彩陶钵、彩陶碗、彩陶罐陶环、陶纺轮、网坠、陶罐、陶支座、陶釜、陶甑、陶盘、石斧、石凿、石磨盘、石磨棒、石锛、石杯、刮削器、双翼石镞、石刀、骨刀、骨剑、骨鏠、鹿角铲、骨镞、骨凿、鱼骨饰件等等。较为重要的发现,是露出一眼龙山文化时期的水井,井口于耕土下露出,椭圆形,长2.5米、宽1.8米、深4.5米。井壁陡直,上小下部稍大,井壁有可供上下时使用的“凹槽”,井底部有用木棍做成的井盘,井盘呈“井”字形。内有多件当时先民们提水时掉下去的陶罐,陶罐少数完整,多为碎块,有一件陶罐颈部还系有绳索。1987年8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北庄遗址
位于容城县容城镇东牛北庄村东。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,四周均为耕地。1984年春文物普查时发现,后经省文物部门多次勘察,对此遗址有了初步的认识。1986年秋,修容城至小里公路时,经过跳进区发现灰坑很多,而且在遗址内发现很多遗物,有骨针、带坑窝石器和陶器等。据采集到的标本分析,北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,陶支架、陶盂、三足钵、磨棒均有磁山文化内涵,“红顶”器物是仰韶文化时期遗物,袋足鬲等为商、周时代的遗存。由此可见,此处遗址延续时间很长,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。遗址面积较大,文化层很深。1987年8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黑龙口燕长城
位于容城县城西南13公里的小里镇黑龙口村东200处。此段长城当地人称“界堤”。据考察,系战国时燕国南长城的一段,残长200余米,高0.5~2米。夯土筑成,每层厚约17厘米,顶宽4米,底宽6米。1984年7月,容城县文保所在文物普查时发现此段长城。据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第一册和北张村一古碑记载,这段“界堤”是战国时期燕、赵两国的分界线,也是燕国长城的一段。燕国南长城的黑龙口、赵北口、张青口等处,均为当时关隘。《历年通鉴辑览·卷九》载:燕昭王元年(前311)秦使张仪说楚、韩、齐、燕连衡以事秦。张游说燕昭王:“赵以效河间,大王不事秦,秦下甲云中、九原驱赵攻燕,易水长城非王之有矣”。据此可知,在燕昭王时,已有易水长城之称,建筑年代要早于公元前311年。1987年8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陈杨庄城堡
位于容城县八于乡西陈杨庄街中。城墙层高2~3米,顶宽3米,底宽5米,东西长180米,南北宽74米,系夯土筑成,每层厚约14厘米,北距南拒马河500米。据《容城县志》载:西陈杨庄有一“堡子”,是宋代边境南境城堡,据传,宋太祖第四子、被封为八千岁王爷的赵德芳,在巡视宋朝北部边关时,不幸死于军中,即葬于此地,修建了占地10亩的“八王坟”,此堡是驻守八王坟军队的所在地。这只不过是传说。因北宋初期,宋辽以白沟河、南拒马河为界,辽不断向南骚扰,宋朝在此筑城堡驻军,以队御辽国。此堡原名陈家堡,后简称“堡子”。与东南2公里的大张堡、南张堡等遥相呼应。1987年8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北后台烈士陵园
位于容城县北7.5公里的贾光乡北后台村西南300米处,长方形,南北长82米,东西宽39米,面积2174平方米。始建于1946年,是为纪念在1940年冬在北后台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三十二团497名烈士而建。1947年遭国民党军队破坏后建一简陋牌楼。1974年重修,现保存完好。是缅怀革命先烈、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。1980年8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城内烈士塔
位于容城县城内,始建于1946年,1966年重修。塔高10米,分为两层,下层高5米,宽2米:上层高5米,宽1.5米。塔基高80厘米。现保存完好,为每年清明节纪念革命先烈的地方。1982年7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容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
位于容城县容城镇上坡村西,修建于1986年,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中容城籍烈士胡德林、胡福才,高家壕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将士,及1926年容城县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以来,在历次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。纪念馆南侧为梯形,北侧为三角形,南北最长66米,东西最宽52米,面积2560平方米。内有展厅两座,碑亭三座,北房四间。东侧墙外是县城中心大街,南侧为胡同。西侧、北侧为居民区。保存完好。馆内陈列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容城县地方部队缴获的战利品,或生活用品、革命战争时期珍贵的照片、容城革命先烈的事迹传记及狼牙山战斗的连环画。为容城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1987年8月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[